查看原文
其他

拥抱创新时代|张宗益校长在重庆大学2018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重庆大学 2019-01-21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期待已久的相遇如约而至,感谢你们的精心选择、用心坚持和全心付出!感谢你们带来了久违的清凉!诚挚欢迎你们的到来!


收到重大录取通知书的今年夏天,想必你们分外留意来自重庆的各种消息。除了在全国高温城市排名中当仁不让、连续“霸榜”之外,首届“智博会”的成功举办,也让这座本已火热的城市更加火爆。“科技改变生活、智慧开启未来”,在“智博会”的展台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生活”“智慧城市”等各类“黑科技”荟萃一堂、闪亮登场,与重庆厚重的人文风韵、多彩的民俗风情,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交相辉映、碰撞融合,开启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别样精彩。我校43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技术成果也集中亮相。这场精彩绝伦、举世瞩目的智慧盛宴,让人们深深感受到了科技变革的日新月异、应接不暇,同样也印证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当下最显著的时代特征。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正把我们带入一个高度信息化、知识加速更迭和融汇的时代。这是属于创新者的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建设科技强国、数字中国等都需要以创新为支撑。这也是创新者辈出的时代,无论是天宫、蛟龙、北斗、天眼、悟空、墨子等重大科技成果,还是大数据智能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都凝结着万千创新者的心血智慧。“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同学们,生活在这个伟大时代,见证伟大的变革,这是命运给我们的馈赠,而响应时代召唤、投身创新洪流,成为勇立潮头的卓越创新者,则是时代赋予你们最大的使命担当。我相信这也是你们选择重大继续深造的重要理由。作为研究生,学术探索和研究是你们的天职,你们是天然的创新者预备队。在我看来,真正的创新者,必定是集求新、求真、求精“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求新是创新动力的源泉

创新者当以求新为先


创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复制、翻版、抄袭、山寨都不是真正的创新,“新”是标志,“求新”是驱动,创新者必须以求新为先。


求新,要保持永远好奇的热情。说起学术研究,它的艰难之处还在于需要始终保持敏锐的触感、清醒的认知和丰沛的感情。突破和摆脱这种艰难的原动力,正是在于始终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渴望。好奇心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是求知欲的生动体现,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特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少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面对相对枯燥而艰难的学术研究,希望同学们竭尽全力地去呵护这棵生长在我们天性当中的神圣而脆弱的幼苗,永远保持对“未知”和“神秘”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正如霍金所说,“无论生活如何困难,请保持一颗好奇心。你总会找到自己的路和属于你的成功。”


求新,要善于在跨界中学习。能够提出正确的问题,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而这,离不开通过学习来保持对知识的获取补充。知识的获取补充除了多少的积累,更重要的还有结构的完善。一直以来,我们的研究者都习惯固守在某个领域,偶尔才会跨界,但在21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在多学科互动中共同解决。分科治学是现代科学诞生的基石和重要特征,过去它是人类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现在则有可能成为限制科学进一步发展的枷锁。曾任MIT校长的杰罗姆·韦斯纳说;“科学最让人兴奋的地方,就在于交叉领域。”所以,具有宽广的知识和跨界的思维,打破固有领域的思维局限,对于拓展创新的维度至关重要。乔布斯用“苹果”改变了世界,就在于他将科技和人文进行了完美的结合,艺术、简洁之美在他的设计理念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之所以有这样的理念,是因为他大学退学并没有离开学校,而是旁听了大学有名的书法课程,艺术上的修养使得他的产品设计漂亮精致。


求真是创新路径的实践

创新者当以求真为本


创新不是为新而新,而是为探求真理而新,不为追求真理的创新那是雕虫小技,创新者必须以求真为本。


求真,要坚持理性的质疑。每一个重大科学理论的诞生,往往由新理论对旧理论的质疑引起,而后才是激烈的争论和冲突,最后走向颠覆和革新。学术科研路上,尽信书不如无书,对权威盲目崇拜而没有怀疑,只能将自己变成一个跪地的可怜信徒。“怀疑一切”的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创立唯物史观,指导全世界的无产者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强调“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爱因斯坦研究提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开辟了近代科学的新纪元。胡适曾在《东西文化之比较》中写到:“科学之精神的处所,是报定怀疑的态度;对于一切事物都敢于怀疑,凡无真凭实据的都不相信。这种态度虽是消极的,然而有很大的功劳,因为这态度可以使我们不为迷信与权威的奴隶。怀疑的态度也是建设的、创造的,是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希望同学们注重培养自己的质疑与批判精神,要善学善疑,勇于打破常规,不断发现问题,科学分析问题,努力解决问题。


求真,要接受失败的淬炼。创新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只有经得起千锤百炼,才能浴火重生创造奇迹。人类都有一种努力达到完美、逃避失败的天性,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失败”是一个可怕的概念,但对创新者来说,必须要打开这个心结、突破这个魔咒。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如果你认真思考就会发现,无论是历经无数次失败终在实验田“偶遇”那株特殊稻穗的袁隆平,还是回到杭州没装修好的房子里创办阿里巴巴的马云,古往今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新者们应对失败的态度如出一辙,他们都认为,验证了一条走不通的路,就是对世界的一大贡献,与其被动等待,还不如主动经历失败的苦痛,拥抱属于自己的未来。同学们,失败就是一面镜子,你在镜中不必为自己懊恼自责,也不必对他人讽刺嘲笑,通过失败发现自身的缺陷与他人的差距,将暂时的失利转化为提炼观点、完善灵感、验证方法的练功房,才是应有的人生态度。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开拓,那些最终有所发现的人无非就比其他人照了更多次镜子而已。


求精是对创新精神的坚持

创新者当以求精为恒


真正意义的创新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需要有精益求精的专注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创新者必须以求精为恒。


求精,要永葆专注的底色。专注是通往凯旋门的一把钥匙。孤独中的砥砺前行、浮躁中的执着坚守、受挫后的迎难而上,是每一位学术研究者必备的专注“套装”。创新看似灵机一动,其实我们只是看见了成功者的临门一脚,不知道这背后数十年的深思熟虑的经验和积累。人这一生如果有幸找到自己“真爱”的事,就不要吝啬自己的持之以恒。京剧界有句行话,叫“不疯魔不成活”,古往今来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等能成就一番大作为者,都不乏专注到痴迷的“疯魔之辈”。希望同学们都能找到并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树立明确而远大的目标,回归本真、守护初心、享受孤独、精雕细琢,发扬钉钉子的新时代“工匠精神”,在纷繁世界中沉心静气、练好内功,定能从学术探索中获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人生乐趣。


求精,要激发意志的力量。意志是强大的,希腊作家尼科斯·卡赞扎基斯说过,“一只牛虻有意志力,就能征服一头优柔寡断的牛”;意志不是天生的,人的一生都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磨砺自己的意志。平心而论,人们总是向往静谧和安逸,谁也不希望自己的生命经常忍受磨炼,但从同学们选择重大做“研究僧”起,就意味着你们在繁花似锦和芸芸众生中,开始了一段也许满眼锦绣却布满荆棘的学术道路。也许你会以不同姿势摔倒,不管跌的是轻还是重,都请咬紧牙关重新振作起来,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激发自身潜能,用不屈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心书写青春,结果必然会置身于另外一重崭新天地。


同学们,凡创新者,都推崇“惟变所出,万变不从”的高格,都遵从“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信条,都坚守“推陈出新,饶有别致”的情怀,与志同道合者聚首,不啻为人生最大的乐趣。回顾学校近九十年的发展历程,一代代重大人立志于建设“完备弘深之大学”的使命追求,秉承“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践行“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的校训精神,在探寻真理、追求卓越、矢志创新的道路上,造就了灿若星辰的行业精英、国家栋梁。


“清歌一曲梁尘起,腰鼓百面春雷发”,同学们,人生的新征程即将开启,希望大家在学术探索与创新的道路上,继承和发扬重大精神,切实肩负起勇攀高峰的历史使命,切实担当起引领创新发展的时代责任,用“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的信念和行动,投入学校“双一流”建设,拥抱这伟大的创新时代!


谢谢大家!


摄影:吕山 袁瑞


推 荐 阅 读 

世界首次!重庆大学团队合成阿波霉素,可对抗超级细菌

重大到底有多大?都在这一张图里!

开学第一天就有新惊喜?这果然很重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